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如何看待华为即将发布的 MatePad 11将首发搭载纸感柔光屏 ...

回答数5 浏览数104
华为在今日官宣即将于3月23日发布平板电脑新品——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据悉这款新品将首发全新的纸感柔光屏,目前该屏幕已获得德国莱茵TUV无反射认证,可以消除环境中97%的干扰光,日常使用中可以实现“无反光、无眩光”,同时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还获得SGS低视觉疲劳金标认证。
此外,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的纸感柔光屏将带来还原真实纸感的读写体验。对于华为此次首发的纸感柔光屏你有什么想说的,又会对平板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由窗置
华为这家厂商,现在的新品,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它能开辟新的赛道来卷。
比如Mate50系列,我确实供应链遭遇了各种麻烦,导致很多硬件参数没法和最卷的友商们比,但没关系,我可以做XMAGE,靠计算摄影的强大能力,1/1.56英寸的主摄并不逊色于友商。
同时,我还可以开辟新的赛道,比如抗摔的昆仑玻璃,比如北斗卫星通讯,这些都是国内友商没有跟进的新赛道。
这件事,在业内除了华为,只有苹果能做,苹果定义产品的能力也是行业一流,初代iPhone也好,后来的iPad也好,在后面的Airpods,这些都是例证。
这也确实是行业龙头应该干的事情,这也是行业龙头之所以稳定是龙头的关键,赛道都是我划的,你怎么跟我比?
用这个思路来看这次MatePad 11的新卖点,就不难理解华为的用意了。
纸感柔光屏,这是什么很新的技术吗?显然不是,淘宝上的类纸膜,一搜一大堆,简直不要太多。
但是类纸膜也有自己的问题,因为它表面比较粗糙(模拟纸的质感),所以它对屏幕的分辨率有很大的伤害(确实糊很多),这在用户面前,很多时候是个两难问题。
但华为这一次,从用户实际使用场景出发,解决了这个问题,厂商下场来做类纸的屏幕质感,同时还能保证分辨率,其实比iPad还要更主动一些。
苹果不做其实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一直主打的就是精简SKU,提高存货周转效率,能用配件做到的事情,没必要我亲自下场来做。
但华为的思路显然是更不一样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做用户需要的好产品,放在国内市场,这种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力,以及转化成实际产品的能力,是华为非常强的一个优势。
昆仑玻璃也是这样弄出来的,毕竟摔手机这件事,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常见。
对于华为来说,在供应链遭受困难后,选择改变自己的打法,以寻求市场的持续认可,这是一个很明智的转型。
以前大家都是在一起堆参数比拼,现在我确实在这件事上比不过你们了,所以,我找自己擅长的赛道,继续和大家比试,最好还要把大家都拉到我这条赛道上来,这样,我就能继续立于不败之地。
华为这套打法,可以说是阳谋,但问题是,其他友商受限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办法做到像华为这样,
其中一个主要的点,华为的品牌力拥有强大的消费者教育能力,而其他家,目前都做不到。
所以如何评价这款MatePad 11,我的评价是非常好,期待华为搞出更多,消费者实际体验有痛点,但iPad没有良好解决的地方,MatePad就是来解决这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湛青1
华为在今天官宣了即将在3月23日发布的平板电脑新品,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目前已知信息为它将首发“纸感柔光屏”,据说可以消除使用环境中97%的干扰光,并且已经获得德国莱茵TUV的无反射认证和SGS低视觉疲劳金标认证。
前一代MatePad11用户表示,好像听起来更好用了!简直解决了我的MatePad11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技术方面已经有许多大佬分析过了,我想先从用户的角度来聊聊这次首发的纸感柔光屏对于用户的意义。
每一台设备,都有它对应的用户。从目前我们已知的信息,和上一代华为MatePad 11英寸销售状况来看,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面对的目标用户应该是大学生群体——又能记笔记,又能爱奇艺的平板电脑听着就像是专为大学生打造的。刚毕业不满一年的我看着就觉得,嘿,这玩意儿整挺好啊,这个“纸感柔光屏”要是早那么一两年上市,我是不是也能精简一下我手头的设备了呢。


关于上课记笔记这回事,我想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不管是带着笔记本电脑上课,还是带着平板上课的日子我也都经历过不止一天半天。大学入学的时候,流行的是台机+轻薄本的组合,后来又流行游戏本+平板的组合。作为一个数码爱好者,在大学四年里我是把这几种都体验了个遍。
早先我记笔记呢,是用笔记本电脑。作为一个曾经的PVBB玩家,敲字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太费劲的时期。但笔记本电脑的局限性就在于它过于“扰民”,甭管换什么键盘,在课堂上多多少少都有点儿打扰别人的意思,而且做标记也并不如平板电脑舒适。
再后来呢,我换成了平板电脑记笔记。其中我特别要提一下华为MatePad11英寸 2021款。在用这台平板之前,我都是用键盘进行录入的。前代华为MatePad11的搭配的第二代华为M-Pencil手写笔,在手写体验方面简直绝绝子。同时快捷笔势,多屏协同,智慧多窗,每个功能都让我在记笔记的时候如虎添翼。


前代MatePad11记笔记

前代MatePad11抄笔记

但前代华为MatePad11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写字写太快容易打滑,画完画屏幕上全都是印子需要擦一擦。但这也并不是前代MatePad11的问题,市面上几乎所有平板电脑的屏幕都是镜面玻璃的,是玻璃的就会出现眩光,反光,打滑等等问题。
有一次暑假我想着我要好好学习,就带着平板去乐我们这儿某著名的图书馆,一进去我就傻眼了,好家伙啊,这大晴天大太阳的,自习区三面玻璃啊,怎么还有人打着伞学习啊!等我装作不经意的走近一看,哦,人家用平板看网课呢。
眩光反光可以打伞(x),而打滑就好解决多了,我当时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类纸膜,也和小伙伴们讨论过很多次哪家类纸膜用着会比较舒适,也算是个很神奇的体验了。
后来我为了追求更好的书写体验,也为了防止自己摸鱼,又入手了华为MatePad Paper。其实我并不是墨水屏平板的目标用户,我阅读习惯还是用手机或者纸质书,但因为我有大量的笔记要做,又受不了类纸膜和笔尖的损耗,才选择的HUAWEI MatePad Paper。墨水屏的优势是书写起来格外舒适,同时MatePad Paper也可以使用华为的协同功能,记笔记的体验也相当不错,看很久资料也不会觉得累。但因为MatePad Paper是墨水屏,只有记笔记和看书两种用处,无法兼顾娱乐——也不是不能看剧,但看啥都是黑白的,甚至看ppt都是黑白的。


所以到毕业的时候,我是四持选手,游戏笔记本负责玩游戏和使用一些吃性能的软件,轻薄本带着上自习和短途旅游,记笔记是墨水屏,看课件和看剧用的是平板电脑。记笔记我甚至是看着平板电脑,用墨水屏来记,多多少少有种脱了那啥放那啥的感觉。
四持的好处是我几乎可以顾及到每种细微的需求,四持的问题就是太贵没地方放而且也没啥必要(这里面三件儿都是我省吃俭用攒出来的)。
但如果平板电脑可以多覆盖一些需求的话,平板电脑+游戏笔记本电脑的组合也完全可以胜任我们的需求。比如说我选择墨水屏平板并不是我真的需要一台墨水屏,我只是需要一台书写体验更好,我能盯着看更久的平板电脑罢了。
作为两千至三千元区间平板消费电脑的主力(只是看剧的小伙伴一般就选千元平板了),大学生用户的需求也无外乎我提到的那几点,能看剧能记笔记还能看复习资料,同时能盯着看更久,能有更好的书写体验那就更好了。而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在屏幕方面的创新,就是这个“纸感柔光屏”,碰巧解决的就是这一痛点。能让我们的数码产品更为精简的同时,体验感并没有被拉低多少。如果平板和游戏本双持的体验能达到80%,甚至90%四台设备凑齐的体验,我想,也不会有人非得当那个四持的大冤种不是吗。
所以在看见“纸感柔光屏”这个屏幕技术之后,虽然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还未正式发布、虽然未知它的全貌,但仅此一点,也能看到华为在平板电脑,或者说更大的范围内的策略。


“整合”和尽可能贴近某一群体的需求,应该就是现如今华为做产品的策略。不光是这次的平板,去年年底华为发布的那个能装耳机的手表WATCH Buds,也是走的类似的思路。整合耳机和手表,面向对音质没有极致需求,却需要随时携带耳机的用户。
我觉得贴近用户需求,解决痛点是厂商的义务所在,这没什么可说的。但这个“整合”的思路还是蛮有趣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出门我的包里装满了各种数码产品,回到家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不同的设备来拉高使用感,光笔记本电脑我就有三台,看个剧可以用电视平板电脑投影和VR眼镜。从前的数码产品,仿佛在每个细分领域都要做到极致,对于大部分没有那么极致需求的人来说,的确有些繁琐了。
我们手里的数码产品经历了由少到多的阶段,也该走向越来越少的阶段了。也许以后的数码产品,会有那么一小部分继续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但更多的是可以覆盖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需求。更何况有些用户的需求就是精简设备,比如说当年住宿舍的我,东西太多没地方放,还专门在床上放了个柜子装东西。
当然这个“整合”是我猜的,也许产品经理的初衷只是让大学生用户能更轻松方便的记笔记。无论如何,用户说好那才是真的好。而我们聊了这么多,说这个“纸感柔光屏”对未来的意义。但我觉得不管怎么绕它的意义,技术也好,产业也好,目标都是解决用户的问题,数码产品就该为用户服务嘛。
而目前已知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解决了某一群体用户的痛点问题,所以尽管它还未正式发布,我也还没有摸到真机,但光凭这一点,我觉得它也会是一款成功的产品。
冲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一色糊了餐
就华为这几天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产品预热节奏,都让我形容词词汇库枯竭了。直接说正题吧。
今天关于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的预热,总算不是海报,改成了视频。而且这是一个信息量很丰富,且有些有趣小情节的视频。


参展的油画运输途中被破坏,破了一个大洞,这可如何是好?
注意,画面中这个女孩叫小美,她直接挖掉了坏掉的部分,确实是个大聪明。可接下来怎么办呢?


接下来,小美又找来一台平板。注意,这时候华为平板新品的第一个技术亮点出现了——这就是华为的新技术“纸感柔光屏”。
那这个技术有啥用呢?其实看视频画面就已经有看到差别——消除环境中97%的干扰光!左边有反光,右边简直就Gen墨水屏一样的画面了,但他显然比墨水屏厉害,因为是彩色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用平板画一幅画来给补上。主意是个好主意,就是有点“欲盖弥彰”。平板的玻璃会有反光,和真实笔触的画放一起,800度近视眼都看得出来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小美你确定这也行?
但这次用了搭载“纸感柔光屏”的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还真的行了!


因为这块屏不反光,所以你看,与原本的手绘画面在一起,是不是毫无违和感?不能说毫无瑕疵,只能说浑然天成。
小美在抢救受伤画作的过程中,其实还隐藏着华为平板新品的第二个技术亮点——纸感书写,能还原熟悉的纸笔体验。


如果你用过平板电脑来写字画画,你就懂那种滑溜溜的手感有多糟心。虽然华为在改良过M-Pencil手写笔,使用弹性尼龙笔尖之后,阻尼感有所提升,书写稳定性也有改善,但这也只能算是缓兵之计。只要书写介质还是光滑的玻璃,书写手感就很难有质的提升。
关于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的这个纸感柔光屏技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点其实也集中在视觉和触觉上:
他的不反光原理是怎么实现的?2021年华为智慧屏V98上有用到了AG防眩光玻璃来减少反光,那这个纸感柔光屏的技术原理是不是与之类似?
AG玻璃工艺确实解决了眩光问题,但也会导致色彩黯淡,显色性比较差等问题,我之前已经有看到过真实的失败案例。那如果这个纸感柔光屏的技术原理类似,他又将如何解决和改善我所讲到的这个短板。
将书写介质(平板玻璃)表面的粗糙度加大,确实能提升阻尼,让手写运笔更稳定。但也会导致不流畅,反而让写感变差。那华为这个所谓的“纸笔体验”是否真能像官方所秒速的那样,达到真实正常的纸笔书写体验呢?
假设这次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能解决好这三点问题:

  • 实测有效的减少环境光的反射眩光;
  • 保证色彩和亮度的显示不受影响;
  • 有接近真实纸笔书写的手写、手绘体验;
那对于华为平板和整个平板电脑细分市场来说,这无疑会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技术升级。我们看到在过去的这几年间,平板的显示技术主要致力于更新的发光材质,比如OLED和mini-LED,或是过滤有害蓝光波段等。
让平板显示的画面色彩更艳丽,画面更生动,这些技术进步当时也是有价值的。
但从用户的视力健康和场景多元化来看,减少眩光和提升手写体验,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惊喜。同时也能激发用户对平板产品的使用频率提升,以及与平板产品建立更紧密高效的使用连接。
也许2023年以后,柔光屏将是平板产品的高端标志?这还蛮让人期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7926
纸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两部分,一个是视觉,也就是更加自然舒适的屏幕观感;另一个是触觉,也就是类似纸质的阻尼感。
视觉的舒适性里,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镜面反射带来的光污染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亮光环境,或者有明亮窗户的环境下,影响更为明显。
纸感屏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电子水墨屏,但因为水墨屏本身的刷新速度不够,只能以黑白双色显示,使得其适用面天然受限,虽然有机会在小众市场获得青睐,但始终很难吸引庞大的消费群体。
如何将墨水屏的类纸感显示优势与传统平板的高刷新率和色彩显示能力相结合,带来更为优质的视觉体验。我认为,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通过技术突破来解决体验问题,会是华为新平板着重去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像是对平板产品未来发展的探索了,华为或将通过此次尝试打开一个一个全新的产品赛道也未可知。
如今提到平板,触感一定是脱离不开的话题,而我们重点关注的一定不是手指触控,这无疑是现有的镜面屏幕都做的很成熟的部分。相比起手指触控,触控笔的触感与体验才更受消费者的关注,这也是各大厂商争相“卷起来”的方向之一。


所以手写触控感对于平板的意义是什么?
平板这个品类在中间有一段时间其实是丧失了产品逻辑的,尤其是安卓平板,而这个事情一度几乎让平板这个品类陷入了绝境。
平板出来最初的逻辑是手机的屏幕不够大,看剧或者阅读不够爽,类似于大手机的思路让这个品类得到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可随着手机屏幕越做越大,如当初华为Mate7直接做到了6英寸的大屏,瞬间让平板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大幅回落。
因为没有明确的场景定义,所以才有了“爱奇艺平板”、“泡面搭档”的调侃,之后华为以一己之力大幅改善了安卓平板生态的进化和发展,并将轻办公与在线学习为作为新的出发点,为平板品类拓宽了市场,才有了今天平板的崭新局面。当然,如今的华为平板已经进入了鸿蒙时代,真正开始了独立发展的路线。
时至今日,华为在平板市场依旧处在保有可观份额的领先地位,据IDC数据显示,2022年Q4,华为平板的市占率21.2%,且这是荣耀独立出去之后的成绩,以中高端产品为主,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


很多人对平板办公的属性一直持质疑的态度,认为由于其生态存在问题难以取代win笔记本,依旧鸡肋,这个观点其实忽略了一个最核心的事情,办公需求本身就是差异化的,而平板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取代笔记本,而是其全新的特性带来的体验优势,在细分赛道上的超越。
我以前在国企工作,单位开会大家都还在用纸质笔记本而不是笔记本电脑记录,可见手写依然是很大一部分人群最为习惯和直观的记录方式。
去年底的时候和老同学聚会,聊到这个事情,他说现在开会大家开始越来越多地用平板记录了,用手写笔和纸质笔记本一样书写,然后直接存档,查找非常方便,还可以同步记录语音和插入图片之类的。
之后我就真正理解了为什么现在的平板,尤其是高端平板产品,手写笔的标配率那么高。
这里有个故事,如果大家关注过平板市场,尤其是华为平板,应该记得MatePad Pro发布的时候,手写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遇了严重缺货,这里的原因其实就是需求预估失误,华为预估的手写笔标配率大概在30%的样子,但最后实际的市场表现里,手写笔的标配率超过了60%,非常夸张。
所以你看,要理解平板的无纸化学习或轻办公需求,得结合实际的东西来聊。
实际上,华为平板这几年的生态布局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简单的文档和表格处理、长时间的阅读、手写笔的学习与办公生态,这些才是平板的核心能力和需求所在,而不是所谓的替代笔记本去做重度使用。
笔记、标注、手写创作、轻度文档处理、阅读和展示,这些才是平板最核心的需求,手写笔在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当一些中年人都开始接受全新的办公方式之后,年轻人的适应性必然是更快更迅速的,大学生、科研人员、都市白领等等。这些东西我们无法用参数表来解释的,也没法用性价比来评价。
或者说,狭义的性价比本身是有局限性的。真正的优秀产品应该是从体验的痛点出发,真正去解决问题,而在做平板这件事儿上,华为显然是深刻理解了这一点的。截止目前,华为收获了不错的阶段性成绩,且整个华为的平板线依然在进化。
回顾华为平板近几年的创新与发展,我们大概就可以理解华为为什么要做纸感柔光屏了。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针对性提升用户体验,创新也需要和用户需求相契合,这就是高端化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而这个技术突破和体验提升,背后是大规模的投入和探索,这就是为什么我极其推崇华为的重研发投入模式,因为研发这个东西真的没有太多的性价比,尤其是长周期投入的一些东西,短期内或许看不到程果,但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程果开始逐步显现的时候,他的优势就出来了。
而等到这种优势开始呈现的时候,所谓的性价比研发这种标准当下却不注重未来的方式,就会和行业领导者之间形成鸿沟,且越来越难以跨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断刺
围观了新鲜出炉的华为 MatePad 11英寸 2023款 的预告视频,不得不说,华为大概率将再次引领平板领域的新潮流,甚至可以说是开启了学习型平板的全新时代也不为过。
纸感柔光屏的推出,实打实地解决了学习型平板核心痛点。想必这款产品在科技数码博主中,将引起不小的热度。
虽然一直以来平板电脑都带有无纸化学习的属性,但实际上,在研发阶段,绝大多数产品都没有围绕学习场景去做硬件上的定制。
所谓无纸化学习,其魅力在于,让用户享受智能硬件与系统带来的记录、存储调取的便利的 同时,提供接近纸张学习一样的舒适操控实感,让学习体验更上一层。这就对了学习型平板产品的屏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在保障色彩显示水准的前提下兼顾类纸笔的书写与操控体验。这也是当前众多厂商在研发学习型平板产品时,亟需直面的技术课题。
为了解决这一课题,各大品牌也推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比如给屏幕做刻蚀,降低反光的;比如墨水屏平板,主打和纸一样的显示效果。
而华为的纸感柔光屏,主打的就是要彻底颠覆在平板电脑上的书写体验。


首先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纸感?
一提到纸感,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现在平板电脑很流行的配件类纸膜,一种能够在平板上实现类似于圆珠笔在纸上写字的手感的贴膜。
不怎么用平板上做笔记的人可能不懂,如果不贴类纸膜,直接在裸屏上写字的体验只用难受来形容是不够的。
因为非常容易打滑,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可以控制好笔触,把字写得跟平时差不多。但这样的代价是,你必须要紧紧地握住电容笔,就像随时会失去它一样,手掌和手臂时刻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不仅如此,如果平板电脑是非全贴合屏幕,电容笔戳上去还会有“空空”的声音,不仅自己听了不舒服,在教室或者图书馆里还会对他人造成干扰。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案。
第一是给电容笔换笔头,很多电容笔都是可拆卸式的设计,把笔头换成非塑料偏橡胶质地的材质,增大笔尖与屏幕间的摩擦力,降低平板书写的打滑感,阻尼感的提升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书写疲劳。
当然也可以给笔头套一个笔套,这两种办法都可以减少笔头打滑,降低写字的噪音。


这个方案的缺点是因为有阻尼,笔头成了消耗品,而且带着阻尼去写字,始终不是完美的无纸化学习的解决方案。
于是很多人都选择的是第二种方案,贴类纸膜。
类纸膜其实就是在钢化膜上面覆盖一层凹凸不平的类纸层,电容笔在上面书写的时候,就有了摩擦力,可以达到类似在纸上书写的效果。
同时贴了膜之后,也可以跟非全贴合的屏幕隔一层,写字的时候戳到屏幕那种“空空”的感觉就消失了。


但类纸膜的缺点是屏幕上会有颗粒感,就像是套了一层灰蒙蒙的雾一样,如果看视频的话会感觉不管看什么都被降到了480P。
这种现象在几十块钱的类纸膜上特别明显,要想稍微好一点的话,就得买几百块钱的那种高端类纸膜。
于是类纸膜里面出现了一种超越普通数码玩家想象的存在,叫可拆卸式类纸膜,在不做笔记的时候可以把类纸膜拆下来放到一边。


优点当然是娱乐的时候可以看全高清的内容了,但缺点也非常明显。
可拆卸意味着你得随身携带,也意味着它被拆下来的时候很容易沾上空气中的灰尘和毛发,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次数是有限的。然而这看似“致命”的 缺点也没能阻挡这种膜的热销,可见对于热爱使用平板来学习办公的同学们来说来说,可以兼顾书写手感和日常娱乐,是非常重度的超级刚需。
那么针对这个超级刚需,有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呢?或许华为即将推出的MatePad 11英寸2023款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答案:


以MatePad11的2.5K屏来说,分辨率为2560*1600,PPI为275,也就是每英寸有275个像素点。
那只要在屏幕上覆盖的颗粒密度比PPI 275高,就不会影响显示效果了。
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个日常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那么就像我们平时透过纱窗看东西一样,只要纱窗足够细,网格足够多,一样可以起到阻隔蚊虫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正常看到外面。
所以要想完全没有完全没有颗粒感,或者说起码要有正常的观感要怎么办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像华为的纸感柔光屏一样,直接在玻璃上刻蚀。
别小看直接在玻璃上刻蚀这点,这对于显示效果有极大的改善。
如果你买钢化膜是在百元以内的价位,那么会很明显感觉到贴膜之后,整个显示效果变得没有那么通透了。
这是因为屏幕现实的内容,透过两层玻璃折射出来,其中钢化膜的光学素质是远远不如平板上那块玻璃的。
直接在平板显示屏上刻蚀,就避免了钢化膜/类纸膜的劣质玻璃影响显示,也就解决了那种贴膜之后挂了一层雾霾滤镜的效果。
第二就是把颗粒做到足够细,比如2560*1600的分辨率为409.6万个像素点,那么我在同样面积的屏幕上刻1亿个颗粒怎么样?
相当于每个像素点前面有25个纳米级的网格,不是用鼻子贴在屏幕上看,基本没啥感知了。
这样的话,就可以既有和纸张一样的书写手感,写起来不累手,同时也可以正常娱乐。
这个卖点真的太强了,简直是戳到无纸化学习同学们的心底了,相当厉害的消费者洞察了,说明华为做MatePad的时候,是真的面向真实使用者做了大量调查的。


在华为官宣的预热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纸感柔光屏可以消除环境中97%的干扰光,那基本上就是让平板玻璃上的颗粒细到惊人的地步了。
这样也就实现了预告中另一点,柔光。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颗粒多了,玻璃的反射率就下去了,由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避免了被阳光或者室内光源射瞎双眼的情况。
你在纸上写字,为啥纸上不会倒映出你的脸,或者反射室内的光源?就是因为纸的表面看着光滑,实际是凹凸不平,有很多细小的颗粒的。
这样的话,华为就通过纸感柔光屏解决了很多诸如书写体验差、类纸膜影响显示效果、镜面反射屏幕眩光造成的用眼压力等以往需要加强买配件,甚至毫无解决方案的难题。可以说纸感柔光屏就是专门为了无纸化学习的同学们定制的一块屏幕。


平板电脑这个品类,相信大多数人购买的初衷更多地是想用它来学习或办公。但因为过往存在的种种原因,导致使用体验欠佳,才让不少平板堕落到用来盖泡面或单纯追剧。
而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这次首发纸感柔光屏的创新,无疑让广大学子感受到华为的用心与诚意。
已经忍不住要上手盘一盘华为MatePad 11英寸 2023款的真机了。我提前预言,往后只要提到学习平板,大家就会立刻想到纸感柔光屏,想到MatePa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